本文整理自公众号“上海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微信文章:第一届泛长三角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论坛会议纪要
2018年1月13日-14日,魔都气温罕见破冰,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科教楼里却人气高涨、热闹非凡。报告厅中,首届泛长三角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论坛,上海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分会小儿学组、听力学组年会以及全国儿童睡眠医学学习班正在进行。
此次论坛由泛长三角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办,上海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分会小儿学组及听力学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办。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张天宇教授与上海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军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主席。
13日上午8时整,新华医院潘曙明副院长致热情洋溢的开幕辞,拉开了论坛的序幕。
午餐人工耳蜗卫星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李华伟教授与参会人员一同讨论了人工耳蜗植入的精准治疗,涉及手术指征、手术时间、植入手法、植入径路、围手术期激素使用,以及耳聋基因与人工耳蜗言语语言康复效果的关系等方面。
在13日下午的听力学专题部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许政敏教授介绍了“听障儿童早期声放大助听干预的优势”,对于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一般也建议另一侧持续佩戴助听器,哪怕是轻微的声音刺激能够传入内耳,对于正常的生理结构、神经发育都是意义重大的。
随后,儿科医院陈文霞教授、浦南医院段吉茸博士展示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单侧听损儿童的听力康复研究”。
新华医院陈向平教授讲解了最新宽频声导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从基础原理开始,逐步阐明宽频声导抗相比于传统的声导抗的优势。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教授介绍了“耳聋基因治疗”的前景与目前的工作,展望了耳聋基因治疗取代手术干预的未来,或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经过特殊设计和培养的一针“干细胞”就可以让人“重获新声”
最后,杨军教授致闭幕辞。本次论坛的授课内容实用、精彩纷呈。各位专家一丝不苟,力求规范,以各自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因此每个单元的内容都非常有吸引力,给参会人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达到了充分交流、互相学习,推广诊治新理念、新技术和规范化诊疗流程的目的。会间的讨论、圆桌会议也非常精彩,不同的专业视角、不同的学术观点相互碰撞,大大启发了与会者的诊疗思路。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小儿耳鼻喉科医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准备从事小儿耳鼻喉科的医生和学生来说也很有启发。
[责任编辑: 李燕群]